主页   旧约   新约   圣经对照   耶稣生平   爱的真谛   意见反馈   
 





A A A A A
每日研经丛书


雅各书第五章
虚无的财富(五1-3)
在本章的首六节经文中,雅各有两个目标。第一,证明属地财宝到头来也是空虚无用;第二,表明那些积财者的丑行。他想藉这样的描述,阻止其读者不会以财宝为生命的唯一目标。
他向富人们说:假如你们知自己的所作所为,那么,你们就会为将来在 神面前所受无情的审判而哭泣,号
整个篇章中的用字都是经过一番挑选,生动而活泼。在东方世界中,主要财富的来源有三,而雅各对每一种财富的损毁都有一个特别的用字加以生动的描述。
谷类及粟类则腐烂(sepein)。衣服:在东方人眼光中,衣服也是财富的一种。约瑟赐华服给其兄弟们(创四十五22)。亚干因为贪爱一件示拿地出产的衣服,不单丧失了自己的性命,更给以色列人带来艾城一战败北的羞辱(书七21)。参孙答应凡能解其迷语者,皆赐以衣服为礼。(士十四12)乃缦带备衣服作为赠送给以色列的先知之礼物;为了获得这些衣服,基哈西却染了满身大
世人皆珍藏的金银也逃不过铁锈的腐蚀(katiasthai)。我们都知道金银是不会长锈的;雅各是以生动的手法来表示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至终也难逃毁灭。
这锈是所有属世物质短暂、虚空的铁证。再者,这也是一项无情的警告。希冀获得这些东西的欲望,就加铁锈一样,无情地侵蚀人的身体与灵魂。最具讽刺性的,就是人为自己积攒财物,到头来,这些财物竟成了吞噬他的烈火。
雅各深深地认为以属世物质为念的心态,到头来只不过是一场春梦而已,不单如此,这也与自掘坟墓的愚蠢行动无异。
热心公益(五1-3)(续)
就算是粗心大意的读者,也不会忽略圣经对社会公益的重视。并没有其它书好像圣经一般,那么严厉地指控欺诈,自私地敛财。麦费连(J. E.
McFadyen)称阿摩司书为鼓吹‘社会正义’的先知书。何摩司指控那些在其宫殿中堆满了抢劫和剥削来的财富(摩三10)。先知也斥责那些欺压穷人的,虽然地们拥有石砌的楼房,美好的葡萄园,──但由于 神的忿怒,他们永不得享用所拥有的一切(摩五11)。 神的忿怒临到那些以小升斗,假法码欺骗顾客的;也临到那些以银子及一双鞋子的价钱买下穷人作奴隶的;将劣等的麦子高价卖给穷人的,也难逃 神的忿怒。因为 神严正地宣告道:‘他们的一切行为,我必永远不忘。’(摩八4-7)先知以赛亚也警告那些以房接房,以地连地的富户(赛五8)。哲人们也强调那凡倚仗自己财物的,必然跌倒(箴十一28)。路加引用耶稣的话说:‘你们富足的人有祸了’?(路六24)财主进入天国是难的(路十八24)。财富是试探,网罗,有钱人很容易被钱所蒙骗而陷入无知的境界;更被诸般私欲所迷诱,因为贪财是万恶之根(提前六9-10)。
在两约之间成书的作品,也满载了同一样的警告。‘以不义的手段积聚金银的人有祸了……他们会随同其财物一起灭亡。他们的灵魂,也羞耻地被抛入烈火中。’(以诺书九十七章八节)在所罗门智能书中记载了一段经节,其中是描述一位自私财主的自白,谈及其放纵的生活与义人生活形成对照:‘来罢,让我们尽情享受跟前之乐,快快地使物尽其用,正如年青时一般。让我们饮饱天下美酒,涂上各样香品:不让春天怒放的花朵专美。趁玫瑰花蕾仍末枯萎之前,让我们编为华冠而戴。让青葱的草地上,留下我们奢华的痕迹。让每个人皆尝尽肉欲美色,让我们欢愉地逸乐,处处留痕;因为这是我们应拥有,也是我们命中注定享受的。让我们欺压穷苦的义人,连寡妇及白发老翁皆不放过……因此,让我们埋伏好攻击义人;因为义人不与我们同流合污而生活清正;因为我们触犯律法,他便无情地叱责,他也反对我们可耻的行为,对我们放浪的生活,更看不过眼。’(二6-12)
我们想不通为甚么基督教会被称为‘人民的鸦片烟’,或被认为是出世的宗教。世上没有一本书好像圣经一般地大事抨击社会罪恶,及有效地鼓吹社会正义。圣经并不抨击财富本身,相反地,却注重财富的运用,及富户因不善理财的丑恶下场。
自私者的收场(五4-6)
这段经文无情地指控自私的富户,揭露他们无可避免的收场。
(一)自私的富户以不当手法敛财。圣经一贯主张作工的得应得的工价这基本原则(路十7;提前五18)。在巴勒斯坦境内的临时雇工,生活清苦,濒临饥饿边缘。工资低微,根本无法积蓄;若迟发工资一天,那么,他与其家人当日则会饥肠辘辘,痛苦难熬,因为‘家无隔宿之粮’。因此,圣经的律法三番四次地强调:要按时发工资给临时雇工。‘困苦穷乏的雇工……你不可欺负他。要当日给他工价,不可等到日落,因为他穷苦,把心放在工价上,恐怕他因你求告耶和华,罪便归你了。’(申廿四14,15)‘雇工人的工价,不可在你那里过夜留到早晨。’(利十九13)‘你那里若有现成的,就不可对邻舍说:去罢,明天再来,我必给你。’(箴三28)‘那行不义盖房,行不公造楼,白白使用人的手工而不给工价的,有祸了。’(耶廿二13)那些‘亏负人之工价的’必受耶和华的审判(玛三5)。‘那抢夺邻舍度日之银,与其以血汗赚来之粮,及谋害他的;那欺骗雇工之工价的,就是欺骗了创造者,这等人必遭悲惨收场,因为他是流血者的兄弟。’(传道经卅四章廿二节)‘凡为你工作的雇工的工价,绝不能耽延拖欠,应快快支发。’(多比传四章十四节)
圣经的律法真可称为劳工宪典而无愧,圣经对社会多方的关怀,藉律法、先知及先哲们的智慧之言而表露无遗。圣经中说收割者的哀声达到万军之主的耳中。试想,那掌管天上万象,月亮星宿及无边宇宙的 神,竟顾念一劳动者的权利。这就是圣经一贯的教训。
(二)自私的富户只知一味利己。他们享美福,好宴乐。‘享美福’的希腊字是truphein,由一意为‘破裂’的字根引申而来;这是形容那些世俗美福,到头来必腐蚀,摧毁人道德的品格。spatalan这希腊字则被译为‘好宴乐’。这字所表达的意义真令人呕心,因为这字是形容人尽情放纵色欲的丑态。富户只知道用财富来满足其一己之私欲,忘却了对同胞的责任,因此,他们便无情地被谴责。
(三)凡选择这道路的,其终局也必凄惨。肥牛的终局是被宰杀以奉客;那专享美福,好宴乐的,正为将来的审判,为自己积蓄忿怒。快乐到头来变为悲伤,享乐最终竟为他们带来死亡。灵魂的坠落是自私的不二工价。
(四)自私的富户谋害不事反抗的义人。我们不太清楚这是指谁而言。也有可能是指耶稣。‘你们弃绝了那圣洁公义者,反求着释放一个凶手给你们。’(徒三14)司提反控诉犹太人,甚至在那义者未来以先,残杀 神的使者(徒七52)。保罗宣告说:虽然犹太人拒绝 神的义者,但 神却定意要他们亲眼看见那义者(徒廿二14)。彼得也说基督为我们的罪受死,义的代替不义的(彼前三18)。 神所立受苦的义仆并没有反抗,在剪毛人的手下也闭口不(赛五十三7)。彼得在形容耶稣时,也引用这段经文(彼前二23)。雅各的意思可能是:自私的富户欺压穷人,杀害义人,这与重钉基督于十字架上无异。凡伤害 神的子民,就等于伤害 神。
在谈到义人的时候,雅各可能不是特别想到耶稣,而是泛指恶人恨义人的天性而言。我们曾经引述所罗门智慧书中对富户的描述。那段记载继续谓:‘他(义人)拥有对 神的了解,称自己为 神的儿女。他谴责我们的不当思想。他为我们的恶行而忧心忡忡:他的生活与行为皆与常人迥异。他以我们为虚假;他逃避我们如同逃避污秽一般;他宣告义人的终结是有福的,更以 神是其父为荣。让我们试验地的话是否真确,让我们观看他的收场如何。如果义人是 神的儿子,那么, 神会帮助他,将他从仇敌手中救出来。让我们以凌辱及拷刑来试验他,看他是否谦和、忍耐。让我们给他冠以羞耻的罪状而处死:因为按他自己所说的,他将会被尊崇。’(所罗门智慧书二章十三至三十节)先贤说:由于恶人的心已被其罪恶蒙蔽,故此,他们才会口出恶言。
苏格拉底的挚友亚基表德虽然才气横溢,但其生活却放汤不堪。有时他会向苏氏说:‘苏格拉底啊!我恨透了你;因为每次看见你的时候,你都指责我的不是。’恶人极欲置义人于死地,因为义人的生活揭露恶人的丑陋,更表明光明生活的模范。
候主再来(五7-9)
初期教会一直在盼望着耶稣基督速速地再来;雅各劝会友们应该忍耐等候,因为主再来的日子近了。农夫要忍耐地等候秋雨春雨的滋润,田地才会有丰硕的收成。圣经时常提及秋雨,因为这对巴勒斯坦的农夫们是绝不可缺的。(申十一14;耶五24;珥二23)秋而是指十月尾十一月初所下的雨水,若这时期没有充足的雨水的话,种子根本不能发芽。春雨是指四,五月所下的雨水,若这段时期缺乏雨水的话,种子根本不能生长成熟。农夫要忍耐地等候,让天做美,水足土润,种子能发芽生长。同样的,基督徒也应忍耐地等候基督再来。
在等候的时期,基督徒应该要坚定本身的信仰。他们不可因遇困境而自怨自艾,甚至彼此埋怨;若他们如此行的话,他们就是触犯律法的。因为诫命禁止基督徒互相批评,埋怨(太七1),他们若触犯律法,定罪是不可免的刑罚。雅各深信主来的日子已经临近,审判者已站在门外,这话也是耶稣曾经说过的。(可十三29;太廿四33)
初期教会判断错误了。主耶稣并没有在那一代信徒们还生的时候回来,让我们查考新约中对耶稣再来的经文,使我们对这真理有一完整的了解。
首先,我们应晓得新约用下面三个希腊字来形容耶稣基督的再来。
(一)最普遍的是parousia:这字也一成不变地被纳入英语字汇中。这字在以下的经文中出现:马太福音廿四章三节,廿七节,卅七节及卅九节;帖撒罗尼迦前书二章十九节;三章十三节;四十一章十五节;五章廿三节;帖撒罗尼迦后书二章一节;哥林多前书十五章廿三节;约翰壹书二章廿八节;彼得后书一章十六节;三章四节。在普通希腊文中这字的意义是指某人在场或抵达。但同时也有两个其它用法。其中一个渐变为一专用语。即指他国军队入侵某国境内,尤指某国君王或总督访问其帝国境内的省县而言。故此,当这个字用在耶稣身上的时候,其意义乃是:耶稣的再来即天堂对地球的最后侵入,也指帝王驾临,接受其附庸的拥戴及崇敬。
(二)另一个希腊字是epiphaneia(多二13;提后四1;帖后二9)。这字在普通希腊语中有两个特别意义:指神
(三)最后一个希腊字是apokalupsis(彼前一7,13)。这字在普通希腊文中有‘显露’或‘揭示’的意义;当用在耶稣身上的时候,其意义乃是:耶稣的再来,就是向人揭示
这里有一连串宏伟的图画:耶稣的再来就是君王的驾临;是 神向其子民显现,及登上永远的宝座;更是 神向世人显示
君王驾临(五7-9)(续)
以下让我们仔细查考新约对耶稣再来的观点与立场。
(一)新约圣经明确地表示,没有人知道耶稣何时何刻会再来。连耶稣本身也不晓得,只有 神知道(太廿四36;可十三32)。由此可知,人对耶稣甚么时候再来的臆测,不单是白费心机,更是亵渎 神;人若费尽心思,试图了解连耶稣也不晓得,只有 神晓得的事,这人是多么愚蠢啊!
(二)新约圣经只说耶稣再来时,有如闪电之突发,又有如盗贼之忽然光临(太廿四27,37,39;帖前五2;彼后三10)。我们绝不可能在耶稣再来时,才临时仓猝准备;相反的,我们应随时准备好,等候耶稣再来。
故此,在这段等候的期间,新约圣经要求信徒们实行以下的职责。
(一)信徒应警醒等候。(彼前四7)信徒们的处境,就有如主人出外远游时而留待家中的仆人一般。这些仆人们不知道主人的归期,只好随时作准备,(或早晨,或午正,或黄昏)迎接主人回来。(太廿四36-51)。
(二)长久的耽延不应引起基督徒失望及淡忘(彼后三4)。 神与人对时间的概念迥异。对 神而言,千年有如夜间的一更,虽然时间飞快地过去,但 神绝没有改变,也没有忘记施行永恒的计划。
(三)信徒应充份利用时间,快快准备自己,迎接万王之王的荣耀驾临。基督徒应谨慎自守(彼前四7),成为圣洁(帖前五23);更应脱去暗昧的行为,戴上光明的兵器,因为黑夜已深,白昼将近(罗十三11-14)。信徒应多方预备,好坦然无惧地欢迎主的再来。
(四)信徒应有甜美的团契。彼得以耶稣快再来为动机,鼓励信徒们应彼此相爱及款待。(彼前四8,9)保罗强调凡事应以爱心为出发点,因为主来的日子近了。(林前十六14,22)他也劝勉信徒应谦让,因为主来的日子近了。(腓四5)谦让一词的希腊字是epieikes,其意义乃是指乐于宽宥而多过执法如山的心态。希伯来书的作者鼓励信徒应互相帮助,互相分享,互相勉励,因为主来的日子近了。(来十24,25)新约圣经一贯地强调,信徒们之间应有和谐关系,因为主来的日子近了。尤有进者,新约圣经更强调:私人恩怨必须在日落以先完全解决,若不然,基督在当夜来临,当事人则无颜以对。
(五)约翰以耶稣快再来为因由,鼓励信徒要住在主里面(约壹二28)。无可否认的,每日皆与主同住是等候主再来的最佳预备。
大部分用以形容耶稣再来的图画都源出于犹太背景,是属于古犹太人对末世事件的传统观念。其中许多资料不可按字面直解,在这些画面后面隐藏了一伟大的真理,即现世界并不是漫无目的地在飘流,而是极有秩序地朝一目标前进,即朝向 神所定永恒的计划迈进。
忍耐不落空(五10-11)
当我们晓得自己目前遭遇,前人已经尝过了的时候,心底里会产生一股无以名状的安慰。雅各向其读者阐明,古时 神的先知及使者,若不能忍耐的话,他们根本无法完成 神的托负,及作美好的见证。他也用耶稣所说的话来提醒信徒们,因为耶稣曾说:凡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廿四13)。
他以约伯为例,这例子在会堂的讲述中经常被提及。我们常说约伯忍耐,但忍耐一词实在太消极了,因为人云亦云的缘故,约伯似乎除了忍耐之外则别无长处。但是当我们仔细地研读其戏剧化的一生时,我们会发觉他激昂地反抗那些临到他的不幸遭遇,热烈地对其友人所持传统的见解置疑,更以为 神已离弃了他而悲哀莫名。没有多少人如约伯一样曾说了许多激奋的话;最值得嘉许的,乃是约伯虽然身遭惨变,肝肠寸断,内心矛盾,但他对 神的信心却始终如一,毫不动摇。‘
新约以hupomone一字来形容约伯,这字并不是指消极的忍耐;相反的,这字是形容那能经历疑难、痛苦、灾害的心灵,当一切过去之后,信心更显坚强的质素。有些信心可能永不埋怨或置疑;但更难能可贵的,就是虽被诸多疑难问题所折磨,但仍坚定不移的信心。就是那注目雨过天青后的美丽云霞的信心,博得无比的祝福:‘耶和华后来赐福给约伯,比先前更多。’(伯四十二12)
在我们的生命旅途中,必会有一些时刻在怀疑 神是否忘怀? 神是否仍然顾念?但是,我们若以残余微小的信心,坚信到底的话,到头来,我们便会体验到 神的满心怜悯中大有慈悲。
发咒起誓的虚幻(五12)
雅各在这里只不过是重复耶稣在登山宝训中的教训(太五33-37),这教训是初期教会的指南及生活原则。雅各并不是指污言秽语,乃是指以发咒起誓来保证你所说的话,你所许下的语言,或是你所办的事。在古代世界中,有两个举动是被认为邪恶无比的。
(一)有效与无效的誓言:这情形在犹太人中特别尖锐。任何誓言中,若 神的名字直接被提及,这誓言是绝对有效且具约束力的;相反地,任何誓言中,若 神的名字未有直接被提及;那么,该誓言则被认为是无效的。整个举动乃根据一个概念:在一誓言中,若 神的名字直接被提及的话,那么, 神则成为该项事件的积极参与者;相反地,若 神的名字未被直接提及的话,那么, 神与该项事件则完全无关。根据这原则,人便想出许多取巧的手法,使某誓言不生效力。因为这样的手法,便发咒起誓以保证某事真假的方法,成为儿戏。
(二)在现今的世界中,事事皆须起誓。这种做法根本是错误的。誓言的价值,在以不常起誓为贵。若连芝麻绿豆般的小事皆要起誓的话,誓言的价值便随之消逝。事事皆须起誓以作保证,只不过是表示说谎、欺诈泛滥的最佳写照,在诚实的社会中,根本不用起誓;当人不被信任会说真话时,人便要起誓,以作保证。
古代的道德家,完全同意耶稣的说法,斐罗说:‘经常起誓一定引致伪誓与不虔。’犹太拉比说:‘千万别习于起誓,若长此下去,你终必身陷假誓的桎梏。’爱辛尼派人士极力反对起誓,他们认为某人必须起誓以保证其言语可靠的话,这人已经被认为是不可靠的了。古代希腊人则认为任何言论的最佳保证并不是誓言,而是说话者的品格;最理想的境界,乃是培养自己的品格,使别人信任我们所说的话,不用我们发誓以作保证,因为他们深知我们只说真理,不说谎言。
新约圣经的观点,乃是认为我们都活在 神的面前,因此,我们的一举一动皆须真实无伪;基督徒应有崇高的品格,被人信任,不必起誓作保证。如此,则不致辜负基督徒的美名。
歌唱的教会(五13-15)
这一段经文很清楚地描述了初期教会的一些特色。
初期教会是一个歌唱的教会;初期的基督徒随时都可欢愉地引吭高歌。在保罗形容哥林多教会聚会情况的记述中,我们可以发觉歌唱是聚会不可缺的部分(林前十四15,26)。当他想到 神的恩典也临到外邦人的时候,使他联想到诗人喜乐的颂扬:‘我要在外邦中称赞你,歌颂你的名。’(罗十五9;参诗十八49)基督徒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的赞美主。’(弗五19)他们也将基督的话藏在心里,用诗章、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心被恩感,歌颂 神(西三16)。基督徒心中满了喜乐,故此口中也流露出欢乐歌,称扬 神的慈怜与恩爱。
异教世界充满了痛苦、忧伤与恐惧。安诺德(Matthew Arnold)用以下的诗句来描述。
异教世界之肮脏,
为人所不齿;
无底的忧虑,色欲的泛滥,
使人世有如地狱;
在其华厦中,眼神憔悴,
罗马贵族们舒适地躺着;
驾车远去,充满虚伪,
驰骋于亚庇大道上;
大排筵席,不断狂饮,
以华冠戴在头上──
基督徒的喜乐,与外邦世界的忧闷成了一强烈的对比。当本仁约翰听见四个老妇在绚阳下,倚在门旁彼此交谈,他使感触地说:‘在我看来,她们能如此畅谈,就好像喜乐满溢,促使她们不得不说似的。’当殉道者皮里(Bilney)尝到救恩的时候,便欢喜若狂地说:‘这正像清晨的曙光突然闪入漆黑的夜空一般。’弗来明(Archibald
Lang Fleming)是第一位北极地区的主教,他曾引述爱斯基摩猎人的一句话:‘在你还未到我们中间的时候,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前路是漆黑的一片,心中充满恐惧。现在,我们不再惶恐,因为黑暗已逝,更因为走在耶稣的路上而前程光明灿烂。’
教会一直以来都充满欢愉的颂歌。当庇推尼(Bithynia)地方的总督皮里纽(Pliny)在主后一百一十一年上书给罗马皇帝他雅努(Trajan)论及基督徒这新教派时,曾引述其所获的资料谓:‘他们习于在某一特定的日子,在天亮之前一同聚集,然后彼此交替讴歌颂扬基督为 神。’耶路撒冷在主后七十年被罗马人夷为平地之后,在正统犹太人的会堂里是没有唱诗的,因为每当崇拜时,他们都在记念一个惨绝人寰的悲剧;但在基督教的教会中,基督徒在记念永恒无限的爱,沐浴在 神的荣耀中。
医治的教会(五13-15)(续)
初期教会的另一个特色,就是被称为‘医治’的教会。这是从犹太教遗传下的传统。当某一个犹太人生了病时,他首先并不是到医生那里去;相反的,他乃是到拉比那里去,拉比会用油膏抹他──希腊医学家迦伦(Galen)认为油是最佳的药物──然后为他祷告。初期教会比任何其它团体更关心病人。殉道者游
Martyr)曾记载无数被鬼附的人为基督徒所愈,而其它赶鬼的则束手无策,药石罔效。主后二世纪时的爱任纽(Irenaeus)也见证许多病人仍因被按手而霍然而愈。主后第三世纪中叶的特士良(Tertullian)曾提及一罗马皇帝瑟弗留(Alexander
Severus),因一名叫托帕西奥(Torpacion)的基督徒为他按手祷告之故,使他的病屋愈,为了感激托氏,瑟弗留便将托氏留在宫中,奉为贵宾,直到他百年归老。
记载有关教会行政事宜的最早典籍之一的希坡律佗礼仪祷文(Canons of Hippolytus),是第二世纪末或第三世纪初的作品,其中详记应按立那有医病恩赐的弟兄们为长老。手续只要在按立之先慎重查看其人是否的确拥有这恩赐,及这恩赐是否由 神而来。该书记载按立主教时的祷文,其中一段是:‘主啊!求你赐给他……有能力粉碎魔鬼邪恶势力的枷锁,医治病人,更速速地使撒但败伏其脚前。’革利免书信集(Clementine
Letters)详记执事应负的职责;其中有如下的规定:‘教会的执事们应行事聪敏,作主教的耳目……让他们晓得谁在患病,而将这消息带给教会中其它的信徒,使他们能探问病者,及补足病者的缺乏。’革利免一书(First
Epistle of Clement)所记对教会的祷告是:‘医愈病患;扶助软弱的;鼓励怯懦的。’教会的一项早期规定,要求一个地方教会要选立一寡妇,专责照料患病的妇女。多个世纪以来,教会皆沿用抹油为治病的方法。更要注意的事实,乃是膏抹这礼仪在初世纪时皆被认为带有治病的效用,而不像今天罗马天主教所实施的,只是为死者殓葬的过程而已。后者的仪式在主后八五二年时正式确立,称为临终膏油圣礼(Sacrament
of Extreme Unction)。
长久以来,教会一直关顾病人,教会一直拥有医病的恩赐。社会福音并不是基督教的附加品;相反地,它乃是基督教信仰与生活的中心要素。
祷告的教会(五16-18)
这一段经文包括了犹太教的三个基本慨念:
(一)所有的病皆由罪而生:这是犹太教根深蒂固的概念,他们认为那里有病者,那里就有罪。犹太拉比们如此说:‘痛苦死亡与罪恶形影不离。’因此,拉比们深信,若要病得医治,其罪必须先蒙 神赦免。拉比亚历山太(Rabbi
Alexandrai)说:‘若 神不首先赦免罪恶,没有人的病能蒙医治。’这就说明为了甚么在耶稣医治瘫子之前,首先赦免其罪的疑团:‘小子,你的罪赦了。’(可二5)犹太人毫不例外地将受苦与罪恶相提并论。今日,我们不能下如此刻板的定论:但有一点是真确无比的,若人与 神的关系不正常,那么,他的心灵、意志与身体的健康,也一定大有问题。
(二)若要祷告有效,必须先彼此认罪,更要向 神认罪:在现实生活中,向 神认罪容易,向人认罪难;每一样罪都产生两重的阻碍必须除去,即必须实施双重的认罪。这是莫拉维教会(Moravian
Church)的做法,约翰卫斯理在早期卫斯理会的课程中也插入这做法。他们每礼拜通常聚会两三次来‘彼此认罪,代祷,使他们能得医治。’这一项原则必须运用智慧,谨慎执行。毫无疑问的,在某些情况中,彼此认罪所引的恶劣后果是无可估计的。总而言之,若因为做错了某些事,使困阻高筑,那么,向 神及向人认错,使双方关系恢复正常,是不可或缺的。
(三)祈祷所发的能力是无限的:犹太谚语谓:祈祷能使你家四周围上铜墙铁壁。又说‘忏悔能行某些事,但祈祷却能行万事。’对犹太人来说,祷告就是接驳 神的能力;是恩典与能力的管子,人可藉之得力,而来解决生命的困厄。祈祷既对犹太人那么有意义,那么,对基督徒岂不是更有意义吗?但尼生(Tennyson)写道:
祈祷的果效,远超过世人能想象的。
因此,你的赞美之声应如泉涌,日夜不息。
人岂不比羊更贵重吗?

人若认识 神,岂不应为自己及友人,举手代祷?
整个世界正是如此地被金链所圈着,
环绕在 神的脚旁。
犹太人认为,若要解决生命中的不幸,在 神与人之间必须维持正常良好的关系,更要藉着祷告,将 神的恩慈与能力引进人间。
有另外一件事是值得一提的,就是在这一段经文中,以利亚是祈祷有能力的例子。这是阐明犹太拉比们如何解经的最好例子。整个故事都记载于列王纪上十七及十八章。三年零六个月──路加福音四章廿五节也用这数字──是由列王纪上十八章一节引用而来。再者,旧约圣经并没有说明旱灾的来临与终止是由于以利亚的祷告;以利亚只不过是一名先知,代 神宣告旱荒的来临与终止。但拉比们总喜以钻牛角尖的态度来研经文。列王纪上十七章一节谓:‘我指着所事奉永生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起誓,我若不侍立在 神面前,天必不降露,也不下雨’(直译)。犹太人祷告的姿态是侍立在 神面前;因此,拉比们便以这经文为根据,证明天雨不降尽由于以利亚的祷告。列王纪上十八章四十二节记载以利亚上了迦密山,屈身在地,将脸伏在两膝之中。拉比们又认为这是恳切祷告的表现;故此,这便是说明旱荒终止也拜以利亚祷告之赐。
必须实践的真理(五19-20)
这一个篇章将基督教真理的伟大特色,描写得入木三分。这特色足以令人惊讶,因为它不单涉及理智及抽象的哲理,更是有关道德的真理。
这情形在新约表达有关真理的篇章中特别明显。真理是人钟爱的对象(帖后二10),真理是人必须服膺的(加五7);真理是人生活中必须表达的(林后四2);必须用爱心说出真理(弗四15);必须为真理作见证(约十八37);充满爱的生活必会彰显真理;(约壹三19)真理使人得自由(约八32);真理是耶稣基督所差遣的圣灵恩赐(约十六13-14)。
最明显的,莫过于约翰福音三章廿一节所谓‘行真理的。’真理不只是头脑思考的对象;真理乃是道德生活的表彰。真理不只是研究的对象;更是生活的实践。真理不单要求理性的顺从;更要求全人的服膺。
最大功勋(五19-20)(续)
雅各以新约其中一具挑战性的信息,作本书的结束;这个信息在圣经中连二接三地出现。假如某人走迷路,而某基督徒使他从迷路转回,走上正路的话,那么,这基督徒不单救了其弟兄的灵魂不死,更遮盖了自己许多的罪。换言之,救别人的灵魂,也就是救了自己的灵魂。
米约(Mayor)指俄利根在其讲章中某处表明赦罪的六个不二法门:即藉洗礼,殉道,布施
圣经曾不断地宣扬这信息,耶和华对耶利米说:‘如果你不说废话,只传达必要的信息,你就可以重新作我的代言人。’(耶十五19)但以理写道:‘智慧人必发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使人归义的,必发光如星,直到永永远远。’(但十二3)保罗对提摩太的叮嘱是:‘你要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要在这些事上恒心。因为这样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听你的人。’(提前四16)
犹太教父语录中有一句话如此说:‘那使人归正的,罪必不能胜过他。’亚历山太的革利免说:基督徒以造福邻舍为自己的救恩。相传有某位信仰极端保守的女士曾如此质问韦尔伯佛思(Wilber-force),问:‘你的灵魂得救了没有?’这位鼓吹废除奴隶制度的伟人则回答说:‘夫人,我忙于救他人的灵魂,对自己的灵魂则无暇兼顾。’将幸福的阳光带入他人生命的,也必沐于温煦的余晖中;同样的,领人归向 神的,也必能享受 神。那领人归向 神的,必蒙 神所赐最高的尊荣;因为如此行的,乃是分享救主耶稣基督的崇高使命。



和合本简体
简体中英对照
和合本繁體
繁體中英對照
吕振中版
思高版
新译本
文理版
King James
New King James
New International
Deutch
Français
español
NVI
한국의
한국의 NKRV
한국의 KCB
WEB
丁道尔圣经注释
每日研经丛书
串珠圣经注释
新旧约辅读
歌曲 成语 词典
|  主页  |  旧约  |  新约  |  圣经对照  |  耶稣生平  |  讨论分享  |  意见反馈  |